售楼部设计的五种创新

2016-11-26 11:11 作者:全美建筑转载 来源: 浏览次数:

    小编过往的工作经历中,见过许许多多的售楼部,这些售楼处当中很多都设计的差不多:方盒子建筑、水晶灯、指引牌、穿制服的物管......售楼处的设计如果只为突显楼盘的档次定位是没什么问题,但是在照顾客户体验或支撑后期销售宣传方面,做的就可能有点欠缺,不能满足白银时代中营销的需要。笔者觉得,应该以“区域”的视角,即包含“前广场”、“专有饰品”、“水景绿化”等元素的一个区域,兼顾未来的营销动作来做设计可能更好,毕竟这里是客户到达项目的第一个接待点。本文收集网络资料,也尝试对现在这个市场环境中的售楼处设计要点做一个解析。

    结合项目或所在区域(城市)人文特点的设计,很容易吸引客群,及成为所在区域的地标。若项目所在地为新城区,在当地的宣传中更容易成为热点。开卖后,后期指引客户到来时,非常具有标示性,这也从侧面减低了客户流失的概率。另外,途径项目周边的客流都会驻足观看,在微博、微信使用频繁的今天,很容易成为拍照目标,在朋友圈发出后,容易形成转发效应,从而吸引更多的人前来参观,降低项目宣传费用。

    售楼部的功能一般包括“接待区——展示区——洽谈区——签约区”这四个部分,总面积的大小或功能的是否完备直接影响到客户的购房体验。售楼部开放后,可能经常要进行暖场活动或开盘活动,为了容纳更多的客户就需要充足的空间——售楼部从来不怕“太大”,只怕“不够大”。有的朋友可能说“太大了显得空旷,不利于营造卖压”,对此笔者认为,一些闲置区域平时可以灵活运用,比如临时扩大儿童活动区的面积、用展板展示项目卖点或过往活动情况都是可行的办法。在功能方面,我们要尽量完善配套,例如:展示区里面的“多媒体放映室”、洽谈区里面的“儿童活动区”在三四线城市的项目就不一定有,但这些设计已经比较成熟,想借鉴不会难。同时,我们可以导入新的功能,例如文化展馆、咖啡厅、舞台等等,使得项目后期的营销有更多可以发力的点,也使得跨界整合成为了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