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顶尖女建筑师与世界知名女建筑师作品“撞脸”

2016-03-14 09:43 作者:全美建筑转载 来源: 浏览次数:

    英国女建筑师扎哈·哈迪德设计的莫斯科主宰办公楼,2015年已建成,深圳建筑师张健蘅设计的南京南站南广场和扎哈设计的莫斯科主宰办公楼外观几乎一致,由一系列水平偏移的楼层错叠而成,像两个被玩变形的魔方。

    小编了解到,外观之外还有巧合,两栋建筑的设计时间几乎一致,均在2012年左右,并且它们都是由建筑行业少有的女性设计师所设计,其中一位国内拔尖,一位世界知名,多重低概率事件集中相撞。 所以,当张健蘅在2015年下半年开玩笑式把两栋建筑对比图分享到微信朋友圈时,很多朋友替她担心,其中一位说,“我们都知道这是你的独立设计,但如果你拿这两栋楼的效果图给路人看,说它们分别是中国和国外建筑设计师的作品,绝大部分人可能不假思索就会认为是国内的抄袭国外的。”这位朋友还设想走到人群中去做个实验调查,也就是将两栋建筑的外观及结构图放在一起,不加说明,请非建筑专业的人评价。

    张健蘅是国内著名建筑师,有多年跨国建筑实践,早在2005年,年仅30岁的她已凭借深圳某项目获美国建筑师协会(AIA)亚太区建筑大奖。至于扎哈则是世界知名的英国女建筑师,一贯以解构主义的流线型设计著称,被称为建筑界的“女魔头”,中国人熟悉的北京银河SOHO的和广州歌剧院都是她的作品。在建筑师眼中,建筑不可能做完全一致的复制性开发,因为建筑设计和一般产品设计不一样,建筑对环境、场所、使用人群、不同的开发主体及其开发能力等都有非常大的针对性,而且建筑设计的压力非常大,项目成本小则几亿,大则十几亿。 

    “要考虑这么多因素,花这么多钱去建造的产品,所以只能容许它建一次。”张健蘅觉得她和扎哈之间也肯定不会相互指正,说其中一个抄袭,“在这个行业这么久,一直独立创作,也知道其实‘抄’并不是个容易的事。”她轻松说道。 

    可这些信息并非公众常识。2016年1月中旬,以两幅作品外观及结构图为内容的比较,在深圳随机进行,不论是街头还是商场或写字楼内的受访者,几乎都认为它们非常相似,甚至有人问它们是不是同一个建筑的效果图和实景图而已?被提示这两栋建筑一栋在中国一栋在国外时,不等继续说明,受访者又多倾向这是常见的中国山寨现象。 

    这让她也隐隐紧张起来,她设计的南京南站是一个公共建筑,人来人往很显眼,几年之后建成,很可能有人同样来不及耐心比对和深入了解,就已经站在道德高地批判中国设计师又抄袭。对于一位正在大学教书并且引导建筑事务所在市场全面竞争的建筑师而言,卷入负面舆论会挺麻烦。